t2647p37

标签: 新德里

他没去北京看阅兵,反而跑去新德里见了莫迪,还顺手把印度拉进了马六甲海峡巡逻。黄循

他没去北京看阅兵,反而跑去新德里见了莫迪,还顺手把印度拉进了马六甲海峡巡逻。黄循

他没去北京看阅兵,反而跑去新德里见了莫迪,还顺手把印度拉进了马六甲海峡巡逻。黄循财这波操作,打的到底是什么算盘?一边是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,在北京参加九三阅兵,一边是黄循财在印度和莫迪勾肩搭背,新加坡这外交分身术确实厉害,硬生生把自己掰成两半用,中印两边都不得罪,还两边都刷足存在感。有人说他单纯是左右逢源,但你看完黄循财,拉印度进马六甲海峡巡逻,你才知道,这招才是他的暗棋。新加坡常年扛着“海峡守门人”人设,现在拉印度入局,既分摊风险,又悄悄平衡区域力量,哪天某大国军舰过海峡,旁边站着印度巡逻艇,场面是不是就微妙了?而新加坡派二把手颜金勇,赴京参加九三阅兵,也代表新加坡不缺席中国主场,既尊重中方核心关切,又避免过度绑定,只能说这套组合拳,打的太全面了。不浪费外交资源,同一时间又攻坚印度,说明在新加坡的外交排序中,开拓增量,比维护存量更紧迫。(每天更新,点进主页我们一起看世界!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~)换句话说,这不代表他的任何立场,只能说,他这是哪有利益空隙,就往哪钻,大家怎么看?
就在刚刚2025年9月9日印度媒体报道,9月8日查谟与克什米尔库尔加姆区古达尔

就在刚刚2025年9月9日印度媒体报道,9月8日查谟与克什米尔库尔加姆区古达尔

就在刚刚2025年9月9日印度媒体报道,9月8日查谟与克什米尔库尔加姆区古达尔森林发生激烈交火。印度安全部队基于具体情报展开联合搜查行动,期间警察部队发现可疑活动,质询时恐怖分子开火,搜捕演变成遭遇战。交火结果是两名恐怖分子和两名士兵死亡,另有一人受伤。初步了解显示,被击毙恐怖分子中一名是当地人,另一名据信是外国武装分子,代号“雷曼老兄”。新德里宣称“恐怖分子来自巴基斯坦”,伊斯兰堡则称“印军先开火”。2025年9月8日,查谟与克什米尔库尔加姆区的古达尔森林中响起的枪声,不仅夺去了两名士兵和两名疑似武装人员的生命,更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本就脆弱的关系线上划下新的伤痕。这场持续数小时的交火,以及随后新德里与伊斯兰堡相互指责的戏码,表面上是一次反恐行动引发的边境冲突,实则揭示了南亚地缘政治中更深层的博弈逻辑。一种日益常态化的“表演性冲突”模式。谁在定义真相?印度安全部队宣称基于“具体情报”开展行动,将事件定性为反恐成功;巴基斯坦则指控印方“先开火”,暗示其故意制造事端。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叙事,恰是克什米尔问题长期困境的缩影:真相永远被地缘政治滤镜所扭曲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被击毙人员中一名代号“雷曼老兄”的外国武装分子(若属实),反映了跨境武装渗透仍是该地区的现实威胁。然而,双方立即将事件上升至国家层面指责,而非优先开展联合调查或情报共享,暴露出两国缺乏危机管控机制的深层危机。印度在2025年持续推进查谟与克什米尔地区的“正常化”进程,通过发展项目和安全部署强化实际控制。此类交火事件往往被新德里用作展示反恐决心、强化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契机。而对巴基斯坦而言,反驳“恐怖分子来自巴方”的指控已成为维护国际形象的标准动作。双方的行动逻辑存在微妙共性:既需通过有限冲突展示强硬姿态,又需避免局势升级为全面军事对抗。这种“表演性冲突”本质上是一种战略默契。以可控的边境摩擦替代大规模战争风险,同时满足国内政治需求。尽管联合国安理会曾多次呼吁克什米尔停火,但大国态度始终暧昧。美国忙于2025年亚太战略调整,中国聚焦中亚经济走廊建设,西方媒体对南亚冲突的报道往往局限于“恐怖袭击-军事反击”的简化框架。这种关注度的失衡变相鼓励了冲突的周期性爆发。更值得深思的是,上海合作组织本应成为区域反恐合作平台,但印巴两国在该框架下的实质性协作寥寥无几,反映出多边机制在重大地缘矛盾前的无力。在印巴相互指控的喧嚣中,最被忽视的是克什米尔本地民众的生存现实。2023年以来,该地区平民伤亡人数持续上升,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屡遭破坏。双方政府若持续将克什米尔问题工具化。印度将其视为主权象征,巴基斯坦将其视为道义旗帜——则真正的和平进程永无启动之日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被击毙武装分子中有一名“当地人”,提示本土激进主义仍是严峻挑战,而这恰恰需要双方共同应对而非相互指责。谁在真正控制冲突的开关?此次交火事件揭示了一个尖锐问题:当边境冲突反复上演且叙事高度雷同,是否可能存在某种隐性利益链在维持这种“可控紧张”?有分析指出,两国军方部分势力、武装组织、甚至军工复合体都可能从周期性冲突中获益。那么,2025年的这场交火究竟是情报失误的意外,还是各方心照不宣的“剧本”?如果冲突模式已趋于程式化,那么真正需要追问的或许是:谁在暗中设定冲突的强度与频率?谁又是这种“表演性冲突”的最终买单者?
风向变了!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,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,远非印度能比,印度要

风向变了!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,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,远非印度能比,印度要

风向变了!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,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,远非印度能比,印度要学习。就连印度知名反华派-帕尔基·夏尔玛(网称甲亢姐),也发出感慨:印度新德里的运营效率,不到天津十分之一;印度起码落后十年。最近这阵子,印度媒体的调子有点不一样了,好几家大报和电视台开始聊中国城市的管理和技术,说印度得好好学学。像TimesofIndia和HindustanTimes这些主流媒体,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在基础设施和数字化上甩开印度一大截,建议政府多借鉴经验。特朗普上台后对印度产品加关税,英国贸易谈判又卡壳,印度精英们开始现实点,看看谁能给出实际帮助。转头一看,中国的发展模式效率高,科技落地快,让人不得不服。帕尔基·夏尔玛这个人,在印度媒体圈挺有名,她主持Firstpost的Vantage节目,常年抨击中国外交和经济政策,节目里用数据和案例质疑北京的动机。她过去多次强调印度在民主和创新上的优势,采访过印度外长和美国议员,坚持印度优先的立场。她的风格直白,辩论时语速快,网友给她起外号叫甲亢姐。现在她因为报道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去了天津,那边的情况让她直言印度新德里的运营效率比不上天津的十分之一,印度至少落后十年。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,分量不轻,因为她以前总说中国科技是噱头,现在亲眼看到天津的智能系统和基础设施,观点有点松动。天津作为峰会举办地,中国选这里不是随便的,这座城市港口吞吐量大,2023年集装箱处理超过2100万标箱,全球排第七。帕尔基在节目中提到天津港的自动化起重机运作顺畅,没有人工延误,对比新德里的机场,客流量只有7200万人次,货运量远不及天津港。空气质量上,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德里PM2.5年均浓度98微克每立方米,天津控制在42微克,符合中国标准。这些差距不是表面,根子在两国发展路径上。中国几十年深耕制造业,全产业链布局,软件收入1.75万亿美元,大部分靠本土市场,云计算规模3800亿元,年增长35%。印度软件业主要靠外包,出口78%去北美,70%是IT代工,研发投入只占GDP的0.64%,中国是2.4%。人工智能领域,印度最大模型700亿参数,中国企业已超万亿。治理能力上,中国城市强调系统规划和数据驱动,智慧城市中枢覆盖硬件软件应用,实现公共服务精细化。2024年前九个月,中国查处7.7万名村官和53名省部级官员,反腐力度大。印度社会宗教、种姓和语言多样,政策推进常遇阻,比如修高铁征地需拆神庙,耗时五年。地铁对比,天津11条线服务1300万人口,新德里9条线扩建慢,早高峰拥挤,信号故障常导致瘫痪。帕尔基看到天津的5G覆盖、扫码通行和电动车充电桩分布广,以前她批这些是宣传,现在承认印度在科技落地和城市数字化上差距大。印度媒体的转变不是突然亲华,更多是西方合作落空后的反思。美国对印度钢铁加关税,英国自贸协定谈不拢,迫使印度重新审视伙伴。中国提供实际支持,产业链整合和社会稳定强。承认落后是第一步,印度骨子里对西方模式有迷恋,对中国道路轻视,民族情绪常影响决策。但当媒体计算落后十年时,世界已认可效率、科技和治理的新范式。这事反映全球格局变化,特朗普关税推全球南南合作,SCO峰会成平台。印度参加,Modi七年首访中国,谈边境和平和贸易。两国路径不同,中国专注内需和创新,印度需克服内部障碍。学习不是抄袭,得结合国情。差距从GDP延伸到日常应用,印度精英计算时间,世界看到新型模式成功。说实话,印度媒体这波声音接地气,以前总吹自家民主优势,现在直面问题。帕尔基作为代表,以前节目贬中国军事科技,现在天津行后坦言三观震碎。天津机器人多语言对话、政策解读、无人车巡逻、人脸识别管理人流,这些成熟应用让她服气。印度要学,就从基础设施入手,别光喊口号。
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问新德里,一边给印度戴高帽,一边攻击中国,他在记者会上夸奖印度

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问新德里,一边给印度戴高帽,一边攻击中国,他在记者会上夸奖印度

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问新德里,一边给印度戴高帽,一边攻击中国,他在记者会上夸奖印度具有“全球影响力”,在塑造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着“决定性作用”,他表示德印都是”民主国家“,是“天然的合作伙伴”,他声称德联手“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”,“也必须抵御中国的侵害”,这显然是基于意识形态对抗的需要,瓦德富尔声称中国在气候保护方面是德国的“合作伙伴”,同时将中国称为“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”。2025年9月1日至3日,瓦德富尔展开对印度的正式访问,先到班加罗尔,然后转往新德里,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,焦点包括战略伙伴关系25周年庆祝。记者会上,他公开夸赞印度在全球事务中影响力巨大,在国际秩序构建上发挥关键作用,两国共享民主价值观,自然成为伙伴。他还强调需共同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,抵御中国带来的压力,这源于意识形态差异。同时,他提到中国在气候保护上是德国合作伙伴,但又将其定位为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,这种表述反映德国对华政策的纠结。访问时机巧合,德国国内正因对以色列武器供应决定引发争议,新政府试图通过外交转移注意力。印度近年国际地位上升,成为德国拉拢对象,双方经济互补明显,去年10月已签氢能合作意向,德国希望从印度进口绿氢支持能源转型,印度则借德国技术扩产。这种基础让瓦德富尔的言论有现实支撑,但他反复提规则秩序,意在拉印度入对抗中国阵营,早有南海问题先例,去年访问菲律宾时指责中国,中国使馆回应称域外国家无权干涉。瓦德富尔言论中矛盾突出,一方面需中国参与全球减排,离不开最大发展中国家贡献,另一方面放不下遏制念头,这种心态在外交中显露。德国企业在华利益巨大,汽车化工行业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,但政治对抗思维让政策偏离务实。所谓去风险,正变成制造风险,德国陷入两难,也给印太局势添不确定。印度反应谨慎,欢迎经贸深化,但在对华表态上模糊,2024年中印贸易超1300亿美元,这种规模不是口号能动摇。莫迪政府奉行战略自主,既要西方技术和投资,又不愿彻底得罪中国,这种平衡让瓦德富尔拉拢遇阻。国际舆论看清这出戏,德国印太布局明显,但实力难撑野心,随着中美竞争加剧,欧洲找新支点,印度成重点,但对抗基础关系难稳固。瓦德富尔表态更像国内政治秀,用外交成果掩盖经济外交困境。
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问新德里,一边给印度戴高帽,一边攻击中国,他在记者会上夸奖印度

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问新德里,一边给印度戴高帽,一边攻击中国,他在记者会上夸奖印度

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问新德里,一边给印度戴高帽,一边攻击中国,他在记者会上夸奖印度具有“全球影响力”,在塑造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着“决定性作用”,他表示德印都是”民主国家“,是“天然的合作伙伴”,他声称德联手“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”,“也必须抵御中国的侵害”,这显然是基于意识形态对抗的需要,瓦德富尔声称中国在气候保护方面是德国的“合作伙伴”,同时将中国称为“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”。2025年9月1日至3日,瓦德富尔展开对印度的正式访问,先到班加罗尔,然后转往新德里,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,焦点包括战略伙伴关系25周年庆祝。记者会上,他公开夸赞印度在全球事务中影响力巨大,在国际秩序构建上发挥关键作用,两国共享民主价值观,自然成为伙伴。他还强调需共同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,抵御中国带来的压力,这源于意识形态差异。同时,他提到中国在气候保护上是德国合作伙伴,但又将其定位为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,这种表述反映德国对华政策的纠结。访问时机巧合,德国国内正因对以色列武器供应决定引发争议,新政府试图通过外交转移注意力。印度近年国际地位上升,成为德国拉拢对象,双方经济互补明显,去年10月已签氢能合作意向,德国希望从印度进口绿氢支持能源转型,印度则借德国技术扩产。这种基础让瓦德富尔的言论有现实支撑,但他反复提规则秩序,意在拉印度入对抗中国阵营,早有南海问题先例,去年访问菲律宾时指责中国,中国使馆回应称域外国家无权干涉。瓦德富尔言论中矛盾突出,一方面需中国参与全球减排,离不开最大发展中国家贡献,另一方面放不下遏制念头,这种心态在外交中显露。德国企业在华利益巨大,汽车化工行业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,但政治对抗思维让政策偏离务实。所谓去风险,正变成制造风险,德国陷入两难,也给印太局势添不确定。印度反应谨慎,欢迎经贸深化,但在对华表态上模糊,2024年中印贸易超1300亿美元,这种规模不是口号能动摇。莫迪政府奉行战略自主,既要西方技术和投资,又不愿彻底得罪中国,这种平衡让瓦德富尔拉拢遇阻。国际舆论看清这出戏,德国印太布局明显,但实力难撑野心,随着中美竞争加剧,欧洲找新支点,印度成重点,但对抗基础关系难稳固。瓦德富尔表态更像国内政治秀,用外交成果掩盖经济外交困境。
法国小哥来中国测试背包和笔记本电脑丢失速度,在此之前,他已经完成了世界几个著名城

法国小哥来中国测试背包和笔记本电脑丢失速度,在此之前,他已经完成了世界几个著名城

法国小哥来中国测试背包和笔记本电脑丢失速度,在此之前,他已经完成了世界几个著名城市的测试,巴黎只用了8秒,新德里12秒,纽约25秒!来中国测试丢电脑的速度或许是这位法国小哥做过最“错误”的决定,因为他的测试刚好展现出了中国人的素质。在来到中国之前,小国已经在多个国家进行了测试,这些测试结果真的是让人感到担忧。因为丢失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,甚至是快到让人反应不过来。仅仅也就是十几秒中的时间笔记本电脑就消失不见了,此前就美国纽约的时间是最长的,笔记本电脑坚持了25秒。而在中国最终的测试结果更是让小哥感到意外,在来到中国后,这位法国小哥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商场。然后就开始迫不及待的进行测试,他先是在假装的进行办公,然后突然在离开,躲在角落中观察着电脑的一举一动。甚至手机还开了计时器,他想要知道,在中国丢一台电脑需要多长时间,不过这一次这位法国小哥是彻底的失望了。因为他的计时器就好像是一个笑话一样,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足足过去了半个小时,电脑还在那里放着。这位法国小哥失望极致了,他没有想到中国人竟然这么的有素质,其实这次的测试全部看下来,也就小哥像“贼”!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,这一点毋庸置疑,就算你将手机给放到大街上都不一定有会有人拿!
印度又变了?莫迪刚回新德里,一支印军就进入美国,美财长:美印价值观更接近莫迪参

印度又变了?莫迪刚回新德里,一支印军就进入美国,美财长:美印价值观更接近莫迪参

莫迪刚回新德里,一支印军就进入美国,美财长:美印价值观更接近 莫迪参加完上合,返回新德里,印媒夸赞其收获满满的热度还没有退去,俄罗斯媒体就传来大消息,印度陆军一支400人的部队已抵达美国阿拉斯加的韦恩赖特堡。据悉这...
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#特朗普表示,不准备参加9月份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四方安全

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#特朗普表示,不准备参加9月份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四方安全

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# 特朗普表示,不准备参加9月份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四方安全(QuAD)对话会了。莫迪:爱来不来,懒得理你!俺哥们儿正谈正事儿呢。
纽约时报:特朗普总统决定取消访印,不参加今年在新德里举行的QUAD四方机制峰会。

纽约时报:特朗普总统决定取消访印,不参加今年在新德里举行的QUAD四方机制峰会。

纽约时报:特朗普总统决定取消访印,不参加今年在新德里举行的QUAD四方机制峰会。消息一出,印度直接吓懵。川普这是动真格了,在拿QUAD施压印度贸易谈判。果然还是实力说话,被巴基斯坦击落飞机之后,已经没人把印度当回事了。相信最后莫迪老仙还是会跪,让川普如愿的。
为什么印度不怕中国。因为还差50公里没打怕它,没打服它。要是再进50公里到新德里

为什么印度不怕中国。因为还差50公里没打怕它,没打服它。要是再进50公里到新德里

为什么印度不怕中国。因为还差50公里没打怕它,没打服它。要是再进50公里到新德里,你看怕不怕。印度怕美国,是因为美国真敢灭了它。印度怕俄罗斯,是因为俄罗斯收拾它连骨头都不带剩的。印度怕英国,英国殖民统治了多年。印度也服法国,印度的战机都是法国提供的。但印度就是不怕中国。印度这国家,好说好商量不行,施仁布德也不行,它就怕就服打它的国家,但得打怕它。中国没有打怕它,差50公里没达新德里,又没有留10万人教化它,所以它现在也不怕中国。印度敢和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搞事吗?不敢。但它和敢中国搞事。